近日,由南京市档案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推出的“百年华诞·百件珍档——红色百年南京印记”档案征集活动,征集到了两份1953年的珍贵档案。3月22日出版的南京日报对此进行了特别报道。

这两件“红色传家宝”是由我院职工沈昕捐赠的,其中一件是他已故太外公王明泉1953年当选区人大代表时的当选证,另一件是1951年南京市政府分给其太爷爷沈永金一家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原件。


沈昕介绍:“我太外公当年是做食品的手工业者,1952年全国人民为抗美援朝志愿军发起捐炒面的活动,他表现非常突出,因此第二年被大家选举当上了区里的人大代表。这是他一辈子的荣耀,也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这是南京市档案馆目前征集到的全市唯一一件首届区级人大代表的证书。该证书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
1951年南京市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见证了中国土地改革运动的成功,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两份历史物件见证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岁月,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为党旗增光添彩,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