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 公益活动

字号:

走近他,才能走进他——“一对一帮扶”专访手记

浏览次数: 日期:2013-10-12 00:00:00

        天公不作美,外面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阵阵寒意袭来,让人情不自禁地缩了起来,使人迈不出外出的脚步。不行,今天必须去小史同学的家。
        据老师介绍,他是一个非常腼腆的男孩子,见人一脸笑。秀气的脸庞与壮实的身材极不相称,说起话来细如蚊蝇,须竖起耳朵靠上去才能听个大概。平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可为什么不愿发言?为什么不愿意与人交往?说话声音又如此之小呢?难道是家庭的情况让他抬不起头来?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去他家的路途。我们出了校门,驱车10分钟便到了他的“家”。他的家在小镇南边的一个废弃的码头边,是原来水泥厂出货的地方。如今这条河已经不再使用,各种污染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水面上垃圾袋、烂菜叶星星点点。说那是家,其实不过是一只废弃的水泥货船,在货船的两边砌上砖头,再盖上一层石棉瓦,便成了一个家。而这家就漂浮在河面上。孩子的爷爷已经在船头上等待着我们。从岸上到家里需要走两个跳板,河岸很陡,雨水使得窄窄的跳板更加难走。我不得不弓起腰,蜷着腿,小心翼翼地往下挪步。孩子的爷爷看出了我的难处,赶紧上来搀扶,在爷爷的帮助下我得以顺利的来到了“家门口”。
        从门口向屋内看,阴雨天家里显得更加阴暗。屋子有“三间”,像个直统统的窑洞。从船头进去第一间就是餐厅,一边摆放着一张吃饭的圆形桌子(收拾干净后就是孩子做作业的书桌),一边是杂物;第二间是卧室,左边三张床,右边依然是杂物;第三间是厨房,两边都通在河面,北风从里面穿过让人直打哆嗦,厨房下面的发动机舱就是爷爷奶奶的卧室。除此之外见得最多的就是机器的零部件与船上用品。我惊奇地发现船上竟然连电视机也没有!也没有看到一本课外书!在这个相对闭塞的环境里孩子们几乎“与世隔绝”,我似乎找到了孩子为什么不愿与人交往,不善言谈的原因。爷爷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家的家庭情况。原来,孩子还有三个都在念书的姐姐,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难得回来。而孩子的衣食住行、家庭教育就靠这两个花甲老人。随后,老师跟他们谈了我们的来意以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在教育方面外行的我们就孩子教育的问题跟他们交换了意见。希望他们平时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鼓励孩子邀请别的孩子到家里来玩,或是多带孩子到孩子多的地方玩耍,引导孩子与其他同学交往,让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龄孩子玩耍的乐趣。
        随后我们向爷爷奶奶表示了我们的心意。临走时,我在孩子耳边悄悄说:“你们家很特别,我们很喜欢,下次我们还来!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打电话或者写信给哥哥。”
        回来的路上,我感触很深。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很重要。要想了解并改变一个人,那就该先走进他们的家庭,走进他们灵魂的深处,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许我们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我期待着下次我们再来时,他们班级里再多一个天真、阳光、自信、勇往直前的男孩,我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祝福……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