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为响应2025年江苏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号召,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大队联合江苏省地热能源学会,以“守护蓝色星球,科技让地球更美好”为主题,先后走进南京市汉江路小学、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和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为同学和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场生动有趣的地质科普,累计覆盖千余名学生。
科普课堂上,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和汉江路小学的科普讲师巧妙的以“五把生态手术刀”为引入,系统剖析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与生态危害,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通俗表达,让孩子们轻松走进环境地质的科学世界;通过植被覆盖度、土壤颗粒度、地表坡度3组对照实验,直观呈现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当孩子们亲眼看到实验所展现的对比差异,不仅直观理解了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重要概念,更在实践体验中萌发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而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讲师同样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同学们揭开了地质科学的神秘面纱,讲述了地球的演化历程、岩石的形成、矿物的奇妙特性以及化石背后的故事。同学们不仅置身于神奇的地质世界,还亲手使用酸碱试纸测试土壤和液体的酸碱度,积极踊跃地参与互动答题,现场气氛热烈。
此外,讲座开始前还设置了专门的标本展示区,吸引了同学们惊奇探索的目光。20余件矿物标本整齐陈列,每件标本都附有说明卡,标注着矿物名称及产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参观,近距离观察矿物晶体结构,真切感知这些美丽神奇的自然产物与蓝色星球的联系。
今年江苏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而此次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紧扣科普月主题,通过“讲解+实验+展示”的形式,向孩子们传递“以科学力量守护地球生态”的环保理念,引导他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有效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参与地球生态保护的责任感与行动力。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做蓝色星球的守护者”,这样的教育效果,正是地质工作者们热心开展地质科普的初心与目标。(环境地质队 科普中心 黄炜雯)